秋风虽然送别的了夏季,但是气温仍然居高不下,炎热的天气依旧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孩子的溺水安全不容忽视,如何防范溺水?遇到溺水如何救助?有关防溺水知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导致溺水。
●即使是习水性的人,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二、如何预防溺水
●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游泳抽筋的时候可以选择仰泳,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遇到同伴溺水不要惊慌,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不要手拉手施救,要及时呼救并拨打110。
●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三、溺水如何自救?
●镇定放松能自救:
屏住呼吸体放松
斜仰水面鼻露出
嘴深吸气鼻轻呼
身体稳定速求助
●不放弃任何求生机会:
紧紧抓住漂浮物
救命二字大声呼
●肢体抽筋要及时呼救并上岸:
小腿抽筋不要慌
扳脚压腿速呼救
疼痛缓解速上岸
四、儿童溺水如何施救?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迅速救上岸
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清除口鼻堵塞物
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
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人工呼吸
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吸氧
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脱下外套
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特别注意
这十种表现说明溺水了。看到有人在水中有以下这十种情况时,不要犹豫,赶紧求救!(注意!是求救)
① 头浸在水里,嘴巴在水平面上。
② 头向后仰,嘴巴张开。
③ 眼睛空洞,眼神散乱。
④ 眼睛闭上,脸无表情。
⑤ 头发散乱在额前或者眼睛上而无动于衷。
⑥ 竖直方向上,腿部没有动作。
⑦ 换气慌乱,断断续续。
⑧ 想游向一个方向,但是无法前进。
⑨ 尝试翻转身体。
⑩ 好像在攀爬无形的阶梯。
预防溺水,人人有责。我们都要时刻保持警惕,保障自身安全。家长朋友们在家期间一定要加强孩子外出游玩时的安全教育,教育孩子预防溺水的知识和技能,让我们家校合力,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树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