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安全教育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1-06-16  打印本页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同学们: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敌,中华民族曾经饱受鸦片烟毒之害。提起毒品和禁毒您可能会想到林则徐气壮山河的“虎门销烟”,想到令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鸦片战争,想到新中国成立后那场伟大的禁毒运动,想到我国享誉世界三十年的“无毒国”历史,等等。但是,您是否想到我们的国家再次面临毒品的严峻挑战?是否想到禁毒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近年来,在国际毒潮泛滥的形势下,曾经远离我们几十年的毒品幽灵又悄然出现,我国已经成为毒品过境和毒品消费并存的国家,毒品问题再次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威胁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市一些居民群众个人和家庭也深受其害。禁毒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到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

因此,全面开展禁毒工作,坚决遏制毒品来源、坚决遏制毒品危害和坚决遏制新吸毒人员的滋生,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每一个人都责无旁贷。

什么是毒品?什么是新型毒品?吸毒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危害?您可能不完全了解。《刑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具有依赖性、非法性及危害性。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大麻和可卡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人工合成的精神类药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一类药品(毒品)。

吸毒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简单地说,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吸毒贻害后代;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怎样才能做到远离毒品呢?首先要学习禁毒知识,做到“四个牢记”,即牢记什么是毒品;牢记吸毒极易成瘾,并极难戒断;牢记毒品害已、害人、害家、害国;牢记吸毒是违法,贩毒是犯罪。做到永远不尝第一口,千万不要相信“吸一口没事”、“吸一次不会上瘾”,要记住“吸了第一口,就没有最后一口”。要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更远离不健康娱乐场所,尤其是青少年,还要慎重交友,并时时警惕,以免一时失足,踏入深渊。

禁毒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但毒品肆虐危及每个人的利益,与毒品做斗争每个公民都责无旁贷。因此,我们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学习禁毒知识,认清毒品形势,踊跃投身于禁毒人民战争中来,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争当禁毒志愿者,凡富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热心禁毒工作、具有从事禁毒志愿服务工作的能力,每年自愿参加48小时以上禁毒志愿服务的18岁以上公民,均可以申请成为禁毒志愿者。禁毒志愿者坚持面向基层、扎根社区,重点开展禁毒宣传和对吸毒人员的帮教工作。

二是积极参加禁毒宣传活动,从我做起,从我的家庭做起,尽可能地参加诸如“6.3虎门销烟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宣传以及创建“无毒社区”、“不让毒品进校园”、“不让毒品进我家”等活动。

三是勇于同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做斗争,每个公民在发现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后,都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积极投身于禁毒战争,勇于同毒品违法犯罪作坚决的斗争。

做好禁毒工作,需要您和大家的一份力量。我们坚信有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就能在全社会牢固筑起拒毒、防毒的防线,形成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围,进而实现禁绝毒品的宏伟目标。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树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