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几何之美 共研旋转之妙——文昌市树芳小学第十二周教研活动之五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评估课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5-05-20  打印本页

为深入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升教师对几何图形教学的专业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我校数学教研组围绕《图形的旋转》这一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了“备课、研讨、优化、推广”系列教学实践活动,旨在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一次集体备课

凝聚智慧,初构框架

本次备课以教材分析为起点,教师们深入解读“图形的旋转”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学目标与重难点。通过集体讨论,确定以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钟表指针转动、摩天轮运动等)为导入,引导学生直观感知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同时,设计了基础操作练习、探究性问题等教学环节,初步构建了教学框架。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活动的设计细节上存在分歧,为后续研讨指明方向。

二、研讨课

实践探索,发现问题

时间:2025.5.8

授课教师:寇可欣

听课人员:五年级数学老师、评估小组

研讨课上,授课教师按照第一次备课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以多媒体展示生活旋转场景,激发学生兴趣,随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探究图形旋转规律。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重点内容讲解仓促;部分抽象概念(如旋转角度的精准表述)学生理解困难;课堂互动形式单一,未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

课后,听课教师围绕课堂实际情况展开热烈研讨。大家肯定了生活化导入的优势,同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调整教学环节顺序,将抽象概念与具体实例结合讲解;增加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在交流中深化理解;运用动态几何软件辅助教学,直观呈现图形旋转过程。

三、第二次集体备课

优化设计,精准打磨

基于研讨课反馈,教师们对教学设计进行全面优化。在教学流程上,重新规划时间,突出重点内容的讲解与练习;在教学方法上,引入几何画板等工具动态演示旋转过程,设计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评价环节,增加课堂即时反馈,通过提问、小练习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节奏。此外,还补充了分层作业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推广课

成果展示,辐射引领

时间:2025.5.9

授课教师:云春虹

参与人员:五年级数学老师、评估小组

推广课上,优化后的教学设计成效显著。教师以新颖的旋转动画游戏导入,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氛围浓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互相交流,深入理解图形旋转的性质;动态几何软件的运用,将抽象知识直观化,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整堂课节奏紧凑,师生互动频繁,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学目标高效达成。

课后,进行集中评课。大家高度评价此次教学活动,认为优化后的教学设计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为几何图形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同时,围绕教学细节展开进一步交流,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与感悟,实现了教学成果的区域推广与辐射。

本次“图形的旋转”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备课、研讨、再备课、推广的闭环模式,促进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全体数学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推动了区域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未来,我校将继续开展此类教研活动,深化教学改革,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

图文:张爱芳

审核:陈向怡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树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