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国家公安部发出通知,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119消防宣传日”,而11月也成为我国的消防宣传月。2023年是我国的第32个“119消防宣传日”,主题是“预防为主,生命至上”。
消防安全事关家人的生命健康,学一点消防知识,添一份平安幸福,大家一起来学习“防火、灭火、逃生”的相关知识吧!
01
不要卧床吸烟
不要卧床吸烟,不要随意丢弃烟头。
02
及时清理家中杂物
及时清理屋内、楼道、阳台及窗外等地的可燃杂物。
03
做饭时不离人
出门离家不要忘记三件事:熄火、断电、关燃气。
04
不要超负荷用电
电器不要长时间通电,用完应切断电源,购买和使用合格的家用电器、燃气设备等,并定期检查、保养。
05
电动车不进楼不入户
电动车及其电池不进楼、不入户,严禁在室内停放和充电。
06
取暖设备远离可燃物
冬季使用取暖设备,应远离可燃物,不能彻夜使用,睡前应关闭其电源。
07
不堵塞消防通道
不堵塞消防通道,爱护消防设施,学习掌握常用的防火知识和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08
日常多学习消防知识
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不要玩火,教会老人防火、应急报警和疏散逃生知识。
09
外出时注意观察安全出口
外出时,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应事先观察、熟悉应急疏散路线、安全出口、灭火器材或安全锤等设施的摆放位置及周围环境。
了解灭火知识
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不要惊慌,使用正确的方法逃生避险。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逃生路线。
3.如遇火情,不要贸然开门,在打开门之前,要先用手背触摸门或把手,如果不烫,温度正常,表示火焰离你还有一段距离。可以打开门缝,观察楼梯间有无大量烟气,如果没有,就迅速从楼梯间向下逃生,通过楼梯间时要顺手关闭防火门,如果有,应立即退回室内,等待救援。
4.如果摸门或把手已经感到烫手,或有烟雾从门缝钻进,表示火焰可能已经靠近,千万不要开门,应退回室内,用衣物、床单被罩等浸湿后堵住门缝,泼水降温防烟,同时拨打“119”报告被困楼层和房间等重要位置信息,在靠近窗口的位置通过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退守待援。
5.在逃生过程中,可佩戴防烟面罩或用浸湿的毛巾衣物捂住口鼻,要根据烟的浓度和高度采取相应的姿态进行逃生,如果火势正处于初起阶段,此时烟小火小,烟气层比较高,应该低头跑向户外。较低的时候必须弯腰低姿,那么再低的时候,需要沿地面、贴地面爬行,如果火势较大,楼梯间全是烟,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往外跑了,有湿毛巾也不能跑,应立即关门,防止烟进来。
6.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但滚动速度不要过快,否则不容易压灭火,也可以让他人端水来浇灭。
7.注意!在逃生时千万不可以乘坐电梯!起火时,普通电梯通常会处于断电状态,无法正常使用。且热烟气有时会以每秒3-5米速度在井内向上猛窜,此时乘坐电梯,会瞬间被浓烟吞噬。
8.火场逃生的首要任务就是躲火避烟,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或浓烟封锁,切不可贸然穿越火海逃生,应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9.高层住宅遇到火情时绝不能盲目跳楼逃生!高层住宅遇到火情时绝不能盲目跳楼逃生!可利用疏散楼梯、天台等逃生,楼层较低可以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10.逃生过程中,记得确保防火门为关闭状态,否则下层的烟气会顺着楼道往上蹿。还有不要在楼下围观,避免火灾引发高空坠物带来的伤害;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不可贪恋财物、重返火场。
11.消防部门建议,居民最好在家中安装有火灾预警功能的独立式烟感报警器,配备简易灭火器、防烟面罩、多功能手电筒等应急逃生装备。
12.在公共场所的逃生提示
在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发生火灾时,最可怕的就是恐慌,发生推搡、踩踏的情况。所以,无论火灾大小,都应该尽量保持沉着冷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判断力和观察力,才能在紧急情况下找到有效的逃生方法。同时,在疏散、逃生时也要注意方法,不要争先恐后用力推搡,应有序撤离,行走或跑步时要踮起脚尖,配合工作人员疏散引导。
当你入住酒店后,要了解自身所处的位置,熟悉最近通往安全区域的通道。入住酒店时先到安全出口看一看,熟悉路线,掌握好疏散距离和时间,倘若发生火灾,能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无误地疏散至安全地域。
当公共汽车发生火灾时,要特别冷静果断,尽量从前门和后门逃生。若车门打不开,应砸开车窗跳车。用车上配备的安全锤,或用高跟鞋的鞋跟、皮带扣等,需全力往一个点上砸,正确方式是砸玻璃的四角比较容易破碎。此外,公交车顶部一般都有“逃生窗”,平时当换气窗用,遇到危急情况时,可将其推开逃生。
安全与教育并重,健康与成长同行。
消防安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
共同落实对孩子的消防安全教育,
提高防范意识,掌握消防技能,
守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树芳小学